熱門資訊
這9種醫療職業可能被醫療機器人替代!
來源:3XMaker 發布時間:2019年01月24日這9種醫療職業可能被醫療機器人替代!
醫療機器人發展至今,已有幾十年的歷史。如今,醫療機器人已經在很多醫院使用,成為醫療領域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醫療機器人的起源和分類
醫用機器人是非常寬泛的概念,可以說用于醫療全階段的機器人或者機器人化設備都可以叫做醫用機器人,醫用機器人的分類目前也較為籠統,可以大致分為手術機器人、康復機器人、醫用服務機器人和智能設備。
醫用機器人的產生源于醫學發展的需求。現代手術進入到了微創時代,微創手術的成功不僅依賴于技術精湛的外科大夫,也依賴于醫生手里優良的手術工具。我們可以看到從開放手術到普通腹腔鏡手術,再到機器人腹腔鏡手術,微創技術的需求牽引推動了機器人技術在這方面的應用。
世界上第一款手術機器人出現在腦外科手術領域,是用工業型的機器人實現手術導航。骨科機器人的研究也比較早,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一直到現在都在研究。典型的系統如美國的ROBODOC、瑞典的PinTrace以及德國的CASPAR等,這些都有較好的應用。以色列的Mazor可以輔助醫生完成脊柱手術,已經在中國市場銷售,但價格較為昂貴。
眼科手術機器人能夠很好地把醫生手部的顫抖濾除,輔助醫生完成較為精細的眼科手術。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也是研究較多的,國際上醫療器械行業領域的幾大領軍企業都開展該方面的研究,臨床具有較大需求。
醫療機器人企業吸引眼球
目前手術機器人商業化做的最好的就是美國直覺外科公司生產的達芬奇腹腔鏡手術機器人,截止到去年年底,直覺外科公司在全球銷售了3266臺,其中幾十臺是去年4月份推出的最新型的Xi系統。直覺外科公司于2000年上市,上市的時候每股不到八美元,股值最高點的是2012年5月份,每股達到588美元,一直是納斯達克“長牛不衰”的股票。因為大家覺得這個市場非常大,所以世界范圍內很多機構都在針對腹腔鏡手術機器人進行研究。
除了手術領域,另外一個最主要的領域就是康復和助力機器人,以色列的ReWalk產品已經拿到了FDA的認證,現在市值已經達到三十多億美元,典型的還有日本的HAL和美國的HULC機器人。
醫院服務機器人,也已在醫院得到應用,包括導診、輔助護士操作等。典型的應用包括埃博拉病毒爆發的時候通過機器人進行消毒,可以有效地避免人員受到病毒感染。服務型機器人在醫院的應用將越來越多。
還有一個重要的領域就是機器人化的醫用設備,現在高端的醫療裝備紛紛引入機器人技術,如西門子最新的DSA設備就是應用機械臂技術。大量應用機器人技術也是現在醫療裝備行業發展的趨勢。
醫用機器人的關鍵技術有哪些?
1、機器人優化設計技術
醫用機器人既然叫機器人,那就離不開機器人的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包括機構、控制、傳感、人機交互、遙操作和材料等等,這方面和傳統機器人沒有太大差別。設計時要擺脫傳統工業機器人的“影子”,實現輕量化、精密、靈巧機器人機構構型創新設計。
2、系統集成技術
醫用機器人有“醫用”的特殊內涵,要求安全有效。系統集成時一定要面向具體的手術流程需求,考慮手術室如何應用,注意人機功效學的研究。如果醫生不接受你的系統,你理論工作做得再好、技術再先進也不可能得到推廣應用,所以醫用機器人更強調“醫生-機器人-患者”三者的共融。
3、遙操作及遠程手術技術
目前成功的手術機器人大多是主從操作式機器人,未來的趨勢是遠程手術,因此遙控操作和遠程手術技術也是大家看重的。
4、手術導航技術
基于機器人系統的3D手術規劃,利用醫學影像實時重建及融合處理和手術機器人高精度3D跟蹤定位及可視化技術,實現術中實時標定及配準。
5、軟體機器人技術
現在比較流行的一項技術,未來在醫療領域的前景也是非常好的,如輸尿管鏡機器人在泌尿外科是非常有前景的。
6、醫療與互聯網和大數據
由于新技術的出現,醫用機器人也需要與時俱進,包括數字醫療、移動醫療、穿戴式醫療和遠程醫療。這種趨勢也越來越明顯了,日本的Pepper機器人把云計算和大數據利用起來以后可以很好地在情感陪護方面介入進去,這也是未來的一個發展趨勢。
這些職業將有可能被醫療機器人取代
醫療機器人發展至今,在很多方面已經逐步成熟,而未來,醫療機器人勢必會在更多領域發揮重要的作用。那么,未來在醫療行業,有哪些職業會被醫療機器人所取代呢?
看看下面這些真實的案例,也許你能從中找到一些答案。
醫療機器人的事實
1.Xenex機器人讓醫院獲得性感染率降低70%
醫院獲得性感染是指病人在住院期間獲得的感染,也稱醫院內感染或院內感染。根據疾病和預防控制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在美國每25位患者中就有1位患者會染上醫院內感染,比如MRSA(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和C.diff(梭狀芽孢桿菌)等細菌感染。在9位被感染的患者中,有1位會死亡。
Xenex機器人可以有效地改善醫院的衛生狀況。它可以在醫療機構內進行全方位無死角的快速消毒,還可以利用紫外消毒的方法殺滅那些致命的病原性微生物。與醫院其他的消毒設備相比,在殺滅細胞內損傷和病源微生物方面,Xenex機器人可以做到更快速高效地完成任務。因此,醫院獲得性感染率可以被有效地降低。據威徹斯特醫療中心介紹,在重癥監護室使用Xenex機器人消毒后,醫院獲得性感染率降低了70%。
2.比利時醫院“聘請”機器人做導醫
“peper”的身高1.2米,有著與人類相似的外表,這位“社交機器人”將被兩家比利時的醫院聘請去做導醫。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主意,因為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去醫院的時候會遇見沒有耐心、暴躁的導醫人員,并且會在醫院的大樓里不知所措,只得詢問面容憔悴、疲憊不堪的護士。
Peper能夠識別20種人類語言并且判斷說話人是成年男女還是兒童。當他在大型醫院內從事導醫工作時,強大的功能可以使他成功地指引導訪客們去往正確的科室,人們就不用擔心會在醫院里迷路了。未來,類似導醫這種單調重復的工作可就會被可以像人類一樣微笑打招呼的機器人取代,而原來的導醫們則需要接受一些更具挑戰性、創造性的工作。
3.2020年,手術機器人的銷售額將達到64億美元
如果你是患者,那么你在接受手術前想要向醫生詢問什么問題?你想知道醫生的手術是否成功或者他是否處于最佳狀態嗎?達芬奇外科手術系統可以直接幫你打消這些疑慮,它能實現手術過程可視化,手術操作精度更高、可控性更強,這些對于手術的成功有很大幫助。
此外,達芬奇手術系統還擁有3D高清放大視覺系統和微型曲型手術配件,比人類的手更加靈巧。醫生們通過很短的小切口進行操作,在任何時候都可以百分之百的控制它,可以達到比過去更精確的手術操作。正如最近各大媒體報道的那樣,手術機器人的行業即將迎來爆發性的蓬勃發展。
4.機器人完成了750000多例臨床任務
試想一下,如果有一天你與你的父親都待在家里,他突然頭痛劇烈,并且出現頭暈目眩,開始胡言亂語時。常規來說,你肯定會立即呼叫救護車,但如果你們住在相對偏遠的農村或城郊,醫生護士們不能短時間到達的話,那該怎么辦?
在這種情況下,Intouchhealth及其遠程醫療網絡就可以發揮作用了。在偏遠地區的患者們能夠在需要的時間,接受到有關中風、心血管疾病、燒傷等方面的優質急救服務咨詢。有了遠程醫療服務后,在這些城鎮和農村地區的醫療人員也有機會接受更專業的指導服務,病人就可以在自己所屬的社區進行治療了。
通過遠程醫療網絡,“遠程醫療機器人”已經參與了75萬多例臨床救治任務,而在這之前,由于時間、距離等條件的限制,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5.TUG機器人能夠搬運400公斤以上的藥物
“Peper”機器人還有一個健壯的、肌肉發達的“哥哥”——TUG機器人。它可以同時搬運多個貨架、推車或是重達453公斤的藥物、化驗樣本、或其他一些醫用敏感性物質。工作人員可以直接在觸屏界面上操作,向TUG機器人發送指令并要求它完成“使命”。在工作完成后,TUG機器人就會回到充電插座進行充電,為下一次即將來臨的工作蓄能。
TUG機器人能給醫院帶來什么好處呢?TUG機器人屬于全天候工作,可以幫助醫務人員們減輕上夜班時的負擔。讓他們可以有更多時間和精力與病人相處,悉心照料病人,而不是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搬送醫院的貨物上。此外,醫院的工作人員也不需要再搬運一些重物,尤其是一些醫用敏感性物質,這樣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危險隱患。
6.機器人“大熊”可以幫助病人下床活動40次
互動式身體輔助機器人與TUG機器人有些類似,它適合行動不便、需要外力幫助才能活動的病人在家使用。互動式身體輔助機器人“大熊”的身形巨大,有著卡通熊的可愛面孔。他們都可以將病人從病床上抱起來,并把他們安置到輪椅上,還可以幫助病人站立,再幫助他們躺回床上,這些動作都可以根據病人的意愿進行重復。
互動式身體輔助機器人不僅可以彌補護理人員短缺的問題,還可以執行這些對于人類來說,感覺艱辛勞累的重復任務,比如幫助病人在一天之內上下床40次。
7.超微型機器人可以通過血流輸送藥物
還記得上世紀60年代的科幻電影神奇的旅程嗎,這是一部利用微縮科技拍攝人體內部的科幻片。電影講述了五個美國醫生都被縮小幾百萬分之一,達到了微觀級別,并被注射進人體內進行血管手術的故事。而現在,現實已經一步步接近這部電影里的場景了。
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已經已經在超微尺寸(小于1立方毫米)的機器人身上進行試驗了,這些機器人可以在人類的體液中游動,并且以高度靶向的方式輸送藥物。這些形態如同扇貝一樣的超微型機器人能在不符合牛頓黏性定律的液體中游動,比如血液、淋巴系統等。
8.Veebot機器人一分鐘內完成抽血
在發達國家,成年人幾乎都有抽血經歷。不過很多人都對抽血有一定程度的恐懼或抵觸。一方面,大多數人對扎針有恐懼心理,另一方面則是護士有時需要多次嘗試才能找到靜脈進行采血,而Veebot抽血機器人的出現就可以縮短這種不愉快經歷的時間。
在Veebot抽血機器人的幫助下,整個過程大約需要一分鐘時間。測試表明,它識別靜脈血管的準確率高達83%,約是一個經驗豐富的抽血人員的水平。
9.動物機器人PARO可減輕患者壓力
眾所周知,與寵物和可愛動物相處有助于緩解壓力,可以將注意力從疼痛感上轉移,并且減輕患者的孤獨感。不幸的是,出于衛生與安全的考慮,很多醫院或療養院都不允許病人帶動物住院。因此,日本工業自動化的先鋒AIST公司研制出一種貌似動物的機器人,解決了這一問題。

南京合越智能,增強智造,增強感知,增強交互!
業務合作
(我們會第一時間與您聯系)聯系方式
- 微信:13815863530(手機同號)
- QQ:38260484
- 3XMaker@163.com